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倍顺网:合法强强联合的芯项目投资意向书目的和归属是什么? 世界球精选

2023-05-08 15:59:57 来源:我要长风破浪


(资料图片)

疯狂时候,投资人为了投国产芯片项目还得找关系和门路。曾有倍顺网合法媒体报道,据业内人士称,“有个芯片项目,投资人连创始人的面都没见过,直接发出去4亿的ts(投资意向书)。”

在更容易获得融资的情况下,自然就有更多人愿意尝试创业,本土芯片初创企业便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一派欣欣向荣。数据上看,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从2018年的1600多家增加到2022年的3200多家,但这当中多达2700多家是不足100人的小微企业。

虽然很多企业规模小,但由于处于竞争阶段,不愿意去强强联合,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为争上市只顾抢市场,互相卷。魏少军教授就对此曾指出,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继续分散宝贵的产业资源,给产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总也长不大的侏儒企业,固化和分散了产业的大量宝贵资源。

卷人才,然后是卷人才。芯片企业成立后,肯定得有人干活。和互联网创业不同,互联网创业往往是一个精通技术的创始人带几个人就能做出第一版产品,然后开始增长之路,边做产品边组建更大团队,但芯片创业不行,在第一块芯片设计出来之前就需要几百人的团队。

虽然一波又一波创业公司做不同类型的芯片、针对不同的客户,但工程师做的工作大多是通用的。

但国内半导体产业人才,尤其是经验丰富的,本就有限且不足,在芯片热潮的驱动下,人才缺口更是不断加大,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25万,而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30万人,人才之珍贵,可见一斑。

所以融到资后企业就开始到处高薪挖角。业内流传着这样的笑谈:在浦东的张江,大型芯片设计公司的门口,“张江男们”(张江科学城中从事研发工作的程序员们的代名词)经常听到陌生人在耳畔轻语“小弟,换工作吗?大哥,创业吗?”。

晋江某微电子创业公司的CEO也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的求贤经历:“为了见芯片研发人才,晚上8点才是我出动的最好时间,开车在张江到处溜达,偶尔发个信息给研发人才,‘刚好经过你公司,有空的话喝杯咖啡。’研发人才加班都很累,都不喜欢跑来跑去,下个楼,聊个天还行。或者,我开车送他回家,顺便路上聊聊。”

由此可见,为了挖人,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都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三十顾茅庐了。这种背景下,行业的薪资,自然而然水涨船高。无人能否认,过往几年芯片行业的薪酬待遇涨幅宛若坐上火箭。

关键词: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