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热点 > >> 内容页

世界热门:2023年度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导学备考攻略

2023-05-29 02:04:54 来源:哔哩哔哩

随着疫情恢复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平稳,建设行业越来越成熟,无论从质量、安全等方面,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国家建设在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在不断扩大,建筑公司对二级建造师的需求量大,这也代表着,你考下二建证书,就是行业求贤若渴的一份子,就业前景广阔。咨询参考:二级建造师备考全程攻略入口

二级建造《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简答及简述题解题资料。整理于2023年5月底。有对二级建造师考试感兴趣的青年点赞加关注一对一了解备考详情。

1:道路路基工程包括哪些项目?多采用什么形式施工?


【资料图】

参考解答:

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等项目。路基施工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2:对围堰的施工有哪些要求? 

参考解题:

对各类围堰的基本要求是: 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内(到可以撤除围堰时为止)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这里指的施工期是:自排除堰内积水,边排水边挖除堰内基坑土(石)方,砌筑墩台基础及墩身(高出施工水位或堰顶高程)。基础应尽量安排在枯水期内施工,这样,围堰高度可降低,断面可减小,挖基时排水工作量也可减少。

3: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变形?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解题:

(1)墙体的变形:

墙体水平变形:

当基坑开挖较浅,还未设支撑时,不论对刚性墙体(如水泥土搅拌桩墙、旋喷桩桩墙等)还是柔性墙体(如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均表现为墙顶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呈三角形分布。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刚性墙体继续表现为向基坑内的三角形水平位移或平行刚体位移,而一般柔性墙如果设支撑,则表现为墙顶位移不变或逐渐向基坑外移动,墙体腹部向基坑内突出。 

墙体竖向变位:

在实际工程中,墙体竖向变位量测|考试/大|往往被忽视,事实上由于基坑开挖土体自重应力的释放,致使墙体有所上升,有工程报道,某围护墙上升达10cm之多。墙体的上升移动给基坑的稳定、地表沉降以及墙体自身的稳定性均带来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对于饱和的极为软弱的地层中的基坑工程,更是如此,当围护墙底下因清孔不净有沉渣时,围护墙在开挖中会下沉,地面也下沉。 

(2)基坑底部的隆起:

在开挖深度不大时,坑底为弹性隆起,其特征为坑底中部隆起最高。当开挖达到一定深度且基坑较宽时,出现塑性隆起,隆起量也逐渐由中部最大转变为两边大中间小的形式,但对于较窄的基坑或长条形基坑,仍是中间大,两边小分布。 

(3)地表沉降: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在地层软弱而且墙体的入土深度又不大时,墙底处显示较大的水平位移,墙体旁出现较大的地表沉降。在有较大的入土深度或墙底入土在刚性较大的地层内,墙体的变位类同于梁的变位,此时地表沉降的最大值不是在墙旁,而是位于离墙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4:基坑的支护结构有哪些?

参考解题:

基坑支护结构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有钢板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深|考试/大|层搅拌桩、旋喷桩、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支撑、型钢支撑、土层锚杆以及诸如逆筑法、沉井等特种基坑支护新工艺、新方法。

5: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时,对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有哪些要求?

参考解答:

对原材料的要求是:

(1)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用矿渣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

(2)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

(3)应采用坚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

(4)喷射混凝土用的集料级配应按有关规范规定控制。

(5)应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外加剂。

(6)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掺加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初凝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7)需采用外掺料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加外掺料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8)喷射混凝土用水应符合规范规定。

6: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参考解题:

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的一般要求:

(1)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0m的较完整风化基岩,可直接喷射素混凝土。喷射前应定距离埋设钢筋,以露出岩面的长度作为喷射厚度的标志。

(2)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开挖基坑时,各层锚杆要求进入稳定层的长度和间距、钢筋直径或钢绞线束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应按设计要求逐层开挖,逐层加固。

(4)坑壁上有明显出水点处,应设置导管排水。

(5)喷射完成后,检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和强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锚杆的平均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最小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混凝土喷射表面应平顺,钢筋和锚杆不外露。

7:水泥混凝土浇筑中的钢筋设置和接缝有哪些要求? 

参考答题:

(1)钢筋设置:不得踩踏|考试/大|钢筋网片。安放单层钢筋网片时,应在底部先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按钢筋网片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钢筋沉落度。安放双层钢筋网片时,对厚度不大于25cm的板,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用架立筋先扎成骨架后一次性安放就位。  

(2)接缝:伸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设置胀缝板并安装传力杆。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切割,深度为板厚的1/3,缝中应灌填缝料。灌填缝料时,缝壁必须干燥、粗糙。缝料灌注深度宜为3~4cm,夏季施工时缝料宜与板面平,冬季宜稍低于板面。

8:水泥混凝土养护方法有几种?何时拆模和开放交通? 

参考解答:

有湿法养护和薄膜养护。养护时间宜为14~21d.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特殊情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即可开放交通。拆模时间应根据水泥品种、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如昼夜平均气温20℃时,允许拆模时间为30h(普通水泥)。

9:水泥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有哪些要求? 

参考解题:

(1)搅拌:所用的砂、石、水泥等均应按允许误差过秤(袋装水泥要抽查),实测砂、石含水率,严格控制加水量。拌合物每拌最短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拌合物的和易性确定。   

(2)运输:拌合物从出料到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如施工气温20~30℃,允许最长时间1h.城市道路施工中,一般采用连续搅拌车运送。运输车辆要防止漏浆、离析,夏季要遮盖,冬季要保温。 

10:对水泥混凝土施工中的模板有何要求? 

参考解答:

宜用钢模板。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用前须浸泡。高度与混凝土板厚一致。模板应稳固,搭接准确,紧密平顺,接头及模板与基层接触处不得漏浆。模板内侧面应涂隔离剂。

11:简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工艺。

参考解答:

(1)摊铺后紧跟碾压工序,压实分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  

(2)正常施工时碾压温度为110~140℃,且不低于110℃;低温施工碾压温度120~15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65~80℃。  

(3)碾压速度应慢而均匀。初压时料温较高,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  

(4)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利用重力将料往下压,防止推移。  

(5)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不宜少于4~6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终压可用轮胎压路机或停振的振动压路机,不宜少于2遍,直至无轮迹。  

(6)碾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7)为防碾轮粘沥青,可将掺洗衣液的水喷洒碾轮,严禁涂刷柴油。

12: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成型时应注意什么? 

参考解题:

加强成品保护意识。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面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也不得在成型路面上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碾压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

13: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施工温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解题:

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品种、标号、黏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按《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1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分哪三个阶段?它有哪些应控制的技术指标? 

参考答题: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分三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设计中采用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有: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沥青饱和度、残留稳定度。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上、中面层还需通过高温车辙试验来检验抗车辙能力,指标是动稳定度。 

15: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应具备哪些条件? 

参考解题: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采用拌合机拌合。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闭储存。拌合厂应有良好的防雨及排水设施,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应配备试验仪器齐全的试验室,保证生产质量。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分拌式)拌合机拌合。

更多关于二级建造师考试中的疑难杂症点赞加关注一对一了解备考需求。

二级建造师行业发展前景:我国建筑业技术进步又结新硕果。随着建工法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施工企业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也逐年提高,申报数量和入选国家级工法的数量逐年增多。近几年来,建工法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级建造师现在从市场上来看,比较紧缺。报考的人员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多的。

关键词: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